欢迎来到好喇叭网!
loading
免费发布信息
·长沙 [切换]

      长沙香道培训——东方熏香审美情趣之史话(二)

      2015-07-05 10:40:50发布,已过期,27浏览
    • 收藏
    • 置顶  |
    • 举报  |
    • 信息详情
    最迟至唐代,中国人已懂得隔火取香的方法。李商隐有首《烧香曲》:“兽焰微红隔云母”,以兽形香炉盛香灰,火炭埋于灰下所以透出微红的焰光,香品盛于云母片上蒸煎。这种没有明火与烟气的用香方法,会使香味更加纯粹,舒缓而绵长。《颜氏香史·焚香》:“焚香必于深房曲室,矮桌置炉,与人膝平,火上设银叶或云母,制如盘形,以之衬香,香不及火,自然舒慢,无烟燥气。”至宋时已有香室及香案的雏形,香炉高度大约齐膝,以盘状的银叶或云母片隔开火与香品,如此香无烟气,醇和幽雅。
      诗人杨廷秀的《焚香诗》,相当具体地描述宋人用香的过程:
      琢瓷作鼎碧于水,削银为叶轻似纸。不文不武火力匀,闭阁下帘风不起。
      诗人自炷古龙涎,但今有香不见烟。素馨欲开茉莉折,底处龙涎示旃檀。
      平生饱食山林味,不柰此香殊妩媚。呼儿急取蒸木犀,却作书生真富贵。
      第一句为选炉,用的是青瓷香炉;第二句指香具:银叶削得极薄,用来作煎香的隔片;第三句讲火候,适中均匀为佳;第四句指香室条件,必须透气而不通风。第五句形容香品,是诗人自己以龙涎调制的私藏。第六句指用香方法:留意着让香出气徐缓释放时,最幽雅耐闻。第七句开始,描绘香味的前中尾段:茉莉花香先飘出,中味到后味出现龙涎和旃檀的香韵。并品评其香的意境和趣味偏于妩媚。突然灵感一来,急唤小儿去庭院取木犀花,放在香品上一起蒸薰,花香袅袅徘徊于居室之中,不禁使一向寒素自居的书生也不禁感叹:太享受了、太奢侈了! 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好喇叭网看到的,谢谢!

    首发网址:http://changsha.haolaba.org/zhiyejinengpeixun/84969.html
    查看全部长沙职业技能培训信息
    发布一条长沙职业技能培训信息
    • 相关图片

    长沙香道培训——东方熏香审美情趣之史话(二)

    • 您可能感兴趣
    • 长沙新发布
    4000288880